第416章 那天那月那年那些事儿_三国:开局忽悠刘备,军师真神人也
王牌小说网 > 三国:开局忽悠刘备,军师真神人也 > 第416章 那天那月那年那些事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6章 那天那月那年那些事儿

  “你是何人?!”

  看着眼前的病秧子,曹彰双目圆瞪,一脸震惊。

  那人一脸苍白,几乎没有血色,不停地咳嗽,袖袍上还沾染着丝丝血迹,一看就是不久于人世之人。

  另外在他的手上,还有一张月英纸。

  曹彰也不啰嗦,直接抢夺过来。

  只见那纸上写的,正是刚刚这个假司马懿和他说过的话。

  就在曹彰莫名其妙的时候,周不疑缓缓从外面走了进来,看着还没回过神的刘仁,以及一脸莫名的曹彰,不禁笑道:“好了,你们两个。”

  “还要在这里等到什么时候?”

  “不出意外,司马懿早就跑了,师父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要来了。”

  看到周不疑,刘仁连忙问道:“不疑,到底怎么回事呀,你难道提前知道?”

  曹彰看到周不疑,也是连忙看了过来,“不疑,你说司马懿早就跑了?”

  他们三人当中,最聪明的,当然非周不疑莫属。

  见两人同时问自己,周不疑笑道:“当然不是提前知道,而是来的路上,子文并没有将你我二人分开,并且也没有过分束缚你我。”

  “最关键的是,子文的护卫中,可是有师父府上的精锐护卫。”

  “那时起,我就知道,子文并非真要绑架你我。”

  刘仁恍然大悟,看向曹彰,再无愤慨。

  紧接着,周不疑又回答了曹彰的问题,“至于司马懿,我听师父说过,他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。”

  “这样的人,如果不是以真身相见,那么很大的可能,就只是一个替身。”

  “不过我也不知道,他到底是什么溜走的。”

  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了张明的声音。

  “不疑分析的不错,这个司马懿,的确早就走了。”

  “若我猜的不错,恐怕是在子文让文烈发誓,绝不能赴死,而是选择投降的时候,就已经决定逃走了。”

  “我现在才明白,不管是文烈,还是襄阳校事府,甚至是子文,其实都是他司马懿,逃离荆州的障眼法!”

  “此人谨慎,无人能出其右啊。”

  张明叹息,此时他已经全部想通,另外还有一点他没有说。

  那就是司马懿从襄阳,到底带走了什么,他怀疑,是火药的配方。

  不过具体配比司马懿应该是拿不到的,毕竟那玩意刘备一直贴身存放,但是他拿到配方应该是可能的。

  之后只要曹操舍得拿人命去堆,相信要不了多久,曹操也会拥有火药。

  这未来的大战,也就只会越来越激烈了!

  但对张明来说,这一次也并非没有收获,他最大的收获,就是彻底得到了曹彰的真心。

  最后时刻,曹彰选择了他,而没有选择曹操!

  “走吧,小仁,子文,不疑。”

  “咱们,回家!”

  ……

  距离襄阳之变,已经过去了半个月,正月来临,意味着建兴二年的落幕。

  建兴三年(公元205年)如期而至。

  朝堂上,刘协彻底失去了锐气,他现在唯一等待的,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,刘备从成都归来,然后他就可以自觉禅让,将位置拱手相让了。

  不过在那之前,他还是只能坐在这个位置上,熬着。

  张明为了给刘协找点事情做,时不时会让左慈入宫给他表演些魔术,顺便也讲讲灵宝道教的教义。

  除此之外,这一年刘备治下,又是和谐稳定的一年。

  或者说,这一年,整个天下,都安定和谐。

  成都。

  刘备没有杀刘璋,只是将刘璋囚禁了起来,毕竟刘璋称帝了。

  不过刘璋的家人,刘备倒是善待了对方。

  除了刘璋外,还有一个老熟人,就是刘琦。

  对于刘琦,刘备不仅没有为难他,同时也没有听信蒯越的说辞,把一切归罪在刘琦身上。

  相反,刘琦在刘备手下,正式出仕。

  这一手段,让刘备仁义之名,更加炽盛,广受益州士人好评。

  除此之外,刘备还娶了黄权的女儿,算是进一步笼络益州士族的手段。

  没办法,刘仁太小了,这些事就只有他老子刘备亲自代劳了。

  对于刘璋留下的臣子,刘备全都接纳,只是对于这些人的职位和为官的地方做出了调整,这也是之前张明和他提过的。

  不少益州官员到荆州、扬州、甚至交州为官。

  而荆州、扬州的官员,也有到益州为官的。

  总之,让官员到其他地方为官,可以有效规避他们在家乡拉帮结派的规模。

  这一年,对整个益州而言,首要任务就是休养生息,因此才需要刘备亲自坐镇,主持政务的同时,还要负责益州南部的平叛,要一战将南蛮诸族给打服!

  当然,有一个人,是张明点名要去襄阳的。

  那就是蒯越!

  南郑。

  刘备在成都,曹操自然也留在了南郑。

  不仅是汉中五斗米教的问题,比他想象中要麻烦许多,还因为他担心,刘备动用那什么震天雷,强攻汉中。

  好在,刘备这一年,并未对汉中用兵。

  虽然襄阳的计划失败了,甚至连自己的儿子曹彰都背叛了他,最终选择了张明,但是曹操的心情,却异常阳光。

  “哈哈哈!”

  “仲达啊仲达,你可真有本事!”

  “放心,你的功劳,孤都记在心里,哈哈哈……”

  看着长安荀彧的来信,曹操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无它,让他头疼无比的震天雷解决了,他现在知道,此物名叫火药,果然是张明鼓捣出来的。

  因此这一年,曹操下令广招方士,务必要在一年内,找出火药正确的配比。

  邺城。

  这一年,袁绍踌躇满志,雁门四郡彻底平定,让他在北方的声望与日俱增,甚至超过了巅峰时期。

  在北方乌桓,鲜卑人的口中,袁绍的朝廷,就是他们进贡效忠的对象。

  因此,袁绍有些不满意自己的赵王之位了。

  当然,不仅仅是野心膨胀了,还因为,袁绍感到自己的身体,越来越差了。

  又在雁门苦寒之地征战了一年,让他原本就千疮百孔的身体更羸弱了。

  现在的袁绍,哪有从前的虎背熊腰?

  他现在甚至都不能笔挺而立,只能身姿佝偻,像极了七八十岁的老头子,可偏偏他其实就比曹操大一岁,刚过半百而已。

  “来人,传郭图,审配,辛评,逢纪。”

  “前来议事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pxs.cc。王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p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